曲軸的典型加工順序為:
銑兩端面→鑽中心孔→粗車→精車→銑削→熱處理→磨削加工等。曲軸工件表面在磨削加工以後,出現不穩定的表面層會在每個軸頸和圓角處,造成曲軸壽命的縮減,利用曲軸砂帶拋光加工技術,在確保工件精度和尺寸精度的前提下,去掉不穩定的表面層,以形成正常尺寸的油膜厚度及具有良好的油膜剛性。
曲軸砂帶拋光在加工中,選擇合適的砂帶是保證拋光加工的關鍵,砂帶通常採用靜電植砂方式,每顆砂粒都有最佳的定位方向,以形成鋒利的砂刃。砂帶的切削過程分為磨削和拋光兩個階段,在加工初期,砂帶起的是磨削作用,在工件旋轉和軸向位移的複合運動中,將表面磨痕的谷峰磨平,隨著砂粒微刃被磨平,切削力隨之增大,砂粒被剝離基帶,同較粘稠的拋光介質形成研磨劑,這時加工由磨削轉入拋光階段。
在對曲軸表面進行拋光時,拋光加工不會由表面張力和微觀裂紋而形成軟表皮,能更確切地所是顯露出本來的組織結構,並且明顯 改善了曲軸零件的性能。通過砂帶拋光,使工件表面形成一種由相互交錯規則的網紋組成的平臺結構,這種結構有利於不同元件的配合精度。這些網紋可吸納潤滑 液,並改善曲軸零件的摩擦性能。
細微性分佈均勻,棱角向上,可以保持均勻持續的切削力以及最佳的表面精度。
此外,特別對鑄造工件來講要去除所謂的薄殼層,但在經過磨削後,此薄殼層將鑄造氣孔封閉了,從而導致在發動機運行時加劇磨損,通過砂帶拋光可去除薄殼層,並使氣孔的邊緣倒圓,因而不會撕破已形成的油膜。
參考資料來源: 曲軸加工工藝、曲轴抛光技术的进展 文章http://tw.tool-tool.com/news/201207/crankshaft-polishing-abrasive-machining/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